【电大故事】张明:一个远程教育信仰者的实践感悟

时间:2017-09-25浏览:1799设置

       我非常同意国家开放大学杨志坚校长的一个观点,有两种大学非常伟大,一种是北大清华这类名校,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精英、栋梁。另一种就是我们这一类从事远程教育的大学,虽然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精英,但为社会培养了遍及各行各业的顶梁柱,更重要的是,她为教育公平、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作为一个从事远程教育27年的电大教师,我对远程教育的信仰正是源自于对这份伟大事业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感悟。

1990年,我大学毕业来到电大,对电大这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方式充满了新鲜感,但对其教学效果和质量是有疑问的。不久,我兼任了大专层次的水产班的班主任,学生来自各县级水产局,每学期集中一个月在省电大面授。对他们而言,最难的课程是《高等数学》。我们安排了白天由省电大的数学老师面授,晚上播放中央电大录制的教学视频,由大连工学院教授、数学大师施光燕主讲。视频教学和面授辅导结合,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同学们对视频教学的老师好评如潮,说“易接受、易理解,有启发、有提高”,对数学有信心甚至有兴趣了。正是这种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和面授辅导相结合所产生的优良教学效果,确立了我对电大教育的信心和信念。

2000年,原副校长杨廷干刚到电大工作时曾经说,他在厦门大学读博士和江西财大工作时,如果某门课程没有教材,首选就是电大的教材。现在我们不能理解,但当时就是这样。以我的专业为例,电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的主讲,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南开大学陈晏清教授。这本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短短4年间发行了210万册,获全国首届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二等奖。《思想道德修养》主讲罗国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大的教材和教学质量就是由这些大师来保证的。这些大师不仅仅给学生带来智慧和快乐,也拓展了我们这些电大教师的学术视野。那时候,我们每年都要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课程教学研讨会,这些大师也会去给我们讲课,确实受益匪浅,常常有豁然开朗的喜悦。

所谓信仰,就是你所笃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生活行为的信念。对远程教育效果的信心也体现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上。以儿子学英语为例:我没有给儿子报任何课外英语班,就是用电脑看《新概念英语》和《走遍美国》的教学视频,每天二十分钟,坚持不懈。这有几个好处:一是省时间,报个兴趣班,路上就要二十分钟了;二是省钱,网上的这个视频资源是免费的;最重要的是满足了我们对发音纯正的要求。学习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儿子在校级、市级英语比赛中都得了一等奖,高二考雅思得到7.5的高分。甚至儿子学钢琴也是通过自学视频资源加远程视频指导完成的。这个经历对我触动很大,促使我认真思考远程教育手段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在电大举办的高职教育中,因为信仰,我们把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的校徽,设计为在国开的校徽外加一个圆圈,表明我们高职是开放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信仰,我们提出要建设“开放融合式”的现代高职学院,助力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因为信仰,我们按照“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的要求,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以基础设施、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现高职学院“在一家学院读书,听天下名师授课”的构想。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奋斗,不久的将来,一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型大学江西开放大学会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屹立在赣鄱大地,成为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会有我们远程教育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功劳簿上,必将记录江西开放大学做出的新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