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龚全珍式”好干部胡云华--​最美山村的红色当家人

时间:2018-07-11浏览:2248设置

最美山村的红色当家人

新余电大  胡云华

  

 胡云华,男,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新余电大2013届行政管理本科毕业生。他是一面飘扬在小山村的鲜红党旗,他是一个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书记,他是一名“龚全珍式”好干部。担任书记8年来,胡云华以村委为家,视群众当亲人,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快发展村级经济,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山村,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党建工作样板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致富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4A级乡村休闲旅游村。2016年,下保村被评为“全国最美宜居示范村庄”。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首届全省一村一品优秀带头人”、“新余市龚全珍式好干部”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市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推行“1357工作法”,以党建“强家”

    仅有高中文化的胡云华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电大专科、本科。他说自己的办公室几乎没用过,因为每天一早到村里,都是在田间地头跟乡亲们解决各种事情。“要搞好一个村,首要的就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走上小康致富路”。2008年6月任村党总支书记伊始,胡云华便理清了工作思路。在他的带领推动下,村党总支确立了“党建引领发展”理念,先后开展了“先锋创绩”、“三培两带两服务”等党建活动。与此同时,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大胆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出“1357党建工作法”,成为全市农村党建工作的蓝本。

“1357党建工作法”,“1”即突出村党总支这个龙头,把6个支部建在村小组,建在产业链,建在新农村建设点,真正做到群众的服务需求在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困难问题哪里就有党员奔波忙碌的身影;“3”即发展党员队伍、配强干部队伍、选优理事会成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干部典型示范作用、村民理事会成员自治作用;“5”即着力构建便民利民、扶贫帮困、富民强村、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五大服务体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水平;“7”即实行“七天工作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一线,解决在现场。

胡云华深有感触地说,“党务工作是党的大厦的基石,特别是每个基层党务工作者更要有主动承重意识。”下保村通过推行“1357”党建工作法,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进了“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探索“一村一品”,以产业“富家”

党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搞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怎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怎么建设“绿富美”新农村?怎么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胡云华“为官”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他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下保村属于半山区,森林茂密、矿产丰富,一直以来,村民们靠山吃山。胡云华一来便定了“几不”,全村不许烧木炭,不许砍伐林木,不能破坏植被,不许开采矿石。他告诉村民,下保村最值钱的就是这片青山绿水,守好了会为下保村引来金凤凰,下保村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保村山上地下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一些老板找到胡云华要求开采,并许诺给他入干股的好处,胡云华严词拒绝。他认为,发展经济决不能牺牲环境利益,他为官一任,就要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几经探索,他利用山地资源丰富优势,带领干部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那就是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该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加快土地流转,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增值、村民增收。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全村已栽种苗木花卉1000余亩,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村民从中人均增收5000余元。现在下保人都把村两委一班人当财神当恩人来看待,逢年过节争着请村干部吃饭,尽管村干部一次次婉拒。

农村卫生状况差、农民卫生陋习由来已久、积重难返,成为胡云华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针对村民卫生意识差,脏乱差整治难的问题,胡云华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垃圾无害化处理“3+5”模式,率先在全市实现村级垃圾分类处理,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带领村级班子筹资800余万元,拉动民间资金1000多万元对6个自然村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如今,下保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10年7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1.6万元。呵护一方青山绿水,持之以恒地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新路,为下保村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金钥匙”。

践行“核心价值观”,让精神“安家”

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在农忙之余喜欢打扑克、麻将甚至还有赌博、偷盗现象发生。这让胡云华痛定思痛。如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扭转农村这种单一文化和不良习惯?如何让住在宽敞明亮楼房里的新农民记住美丽乡愁?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村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使农民富而思进、崇德向善、明礼知信?胡云华大胆创新爱国爱家爱人教育载体,摸索出一套文明创建的“下保经验”。

有人将“下保经验”概括为“五个来”——

绘制“主题文化墙”,以和、孝、德、礼、信为五大主题,以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绘制于墙,将其建成特色文化品牌,让思想教材“活”起来;兴建文化展示馆,将其打造成承载乡愁、传承乡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村课堂”,让乡风乡愁“传”下来;搭建“村民大舞台”,组建农民业余剧团、秧歌队、锣鼓队等,开展拔河、顶棍、扛木头比赛等地方民俗文体活动,让精神生活“富”起来。选树“身边典型”,让致富典型、身边好人、书香家庭、优秀家风家教等先进模范“带”起来;修订“村规民约”,让乡土规矩“定”下来;联办“诗文大赛”,让美丽宜居村庄“响”起来。

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主心骨”、农村建设发展的“领头雁”、农民群众的“当家人”。多年的努力,他带领出一个稳定的、有凝聚力的集体,10年来没有替换一个村委干部。多年来,下保村人提起胡云华,无不竖起大拇指,服!现如今,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古朴新雅、村风文明,充满着现代农村气息的新农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返回原图
/